爵士鼓齡兩年到更多年(比如說像是去年的我,已經打鼓二十年了),都會遇到最難解決的問題,不外乎以下兩種:
1.學了很多很多招式,但是應用在音樂裡,就是不好聽
2.明明在演出或錄音前,花了很多時間編鼓及練鼓,但是在現場就是沒辦法打出來編的東西,通常留下的只有自己最熟悉的那種樂風或節奏
對於這兩個問題,曾經也有很多人討論過,有人說是你入門時的學習過程決定了大部分的習慣,也有人說是看樂風,不同樂風的編曲就會有所不同,最多的就是歸咎於沒練熟所以現場打不好......其實就算認真聽從這些意見,應該也還是會漸漸進步,只是幅度可能慢到令人想放棄......
後來經由自己思考整理,加上高人指點,才終於統整出一個快速實用的音樂編曲搭配方式。
這個理論的基礎在於:不同的鼓手,肢體動作是不同的
今天想要學Chad Smith那種搖滾的打鼓法,可是偏偏自己的動作是輕柔細致的。
或者是想要打Aaron Spears那種爆炸性的Gospel solo,但是自己的手部動作卻是偏向電音的那種機械式動作。
這樣是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目標的,就算練習再久也不行,因此:
適應樂風的打鼓,應該從動作去思考。
這是我後來得到的結論。
因此將打鼓動作歸類為四種類型,以及適應的樂風,如下所討論:
1.抒情:重點就是將數拍的音量壓到極低(Hihat、Ride),凸顯鼓類跟鈸Accent。
可以適應流行歌、靈魂樂、Gospel、Hip hop、Raggae 等樂風。
2.開放式:重點是小鼓二四拍的最強音,用Moellar Method去打(我都叫它為雞翅膀的動作)
可以適應搖滾、金屬、變速節奏多的音樂。
3.風騷式:重點是數拍手,以及其他任何肢體,做出層次性的律動(有時四肢的輕重音位置完全不同)
可以適應shuffle、Funk、swing、拉丁節奏等樂風。
4.機械式:重點是幾乎只運用手腕腳踝去打擊所有的樂器,每一下是用完全相同的軌跡去打的。
可以適應Drum'n Bass,日系風格或舞曲等樂風。
這些動作表現出來的鼓手型不太一樣,比如抒情式,鼓手在演奏中會慢慢調整成重心偏下,就像Aaron Spears那種底盤穩固的感覺(原來不只是因為他胖...)
而開放式動作,鼓手重心會漸漸上移到胸部左右的位置,這時候打鈸的動作就會很像搖滾鼓手。
而像爵士、拉丁樂手那種感覺,雖然不一定都相同,但是至少不會像搖滾樂鼓手那樣重心那麼偏上。
像機械式風格的手部動作,鼓手動作會慢慢集中在手腕腳踝處,其他地方能不動就不動。
所以,如果我練了一個不錯的Gospel Chop,但我本身是打搖滾的話,那麼想要發揮這樣的過門,要不然就將過門的前後改變為抒情:數拍音量壓到最低的方式,要不然就是練成搖滾過門,那就不可能像抒情式那麼好發揮了,因為如果要以開放式來打搖滾樂,Chop中的某些聲音就一定要犧牲掉。搖滾樂的開放式就是以穩定的小鼓Accent為主軸的。
如果想在樂曲行進間,快速的切換風格,那這個四式概念就非常的實用了。
近日會在我的教室(台北市光復南路346巷52號1樓)開設關於四式打法的講座分享,有興趣的人歡迎來報名旁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