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招生動力學:預估本波COVID-19影響中南部之最終確診數預測

  聲明:此文章為個人依5/20止之政府公告預測分析,既非學術報告亦非專業分析,非經同意請勿轉載或散布。

從近日的數據可以知道,疫情目前明顯地往中南部發展,所謂的「中南部本土病例」(近期沒有北部旅遊史)已經出現,到底最後發展會如何?

我嘗試以招生動力學的角度來分析,此波中南部疫情的最終預測。為什麼叫做招生動力學?因為就我多年的招生經驗發現,今天的成功招生數量,來自於幾個月前的一些政策。所有事情都有延遲效應,今天所觀察到的事情,來自於過去所做的事

招生動力學的基本原則:

1.今天的確診,其實是在8天前被感染。

2.沒有任何意識下,一個潛在感染源8天內總感染數為5。

3.受控的感染源再感染數為0,但先前已感染的潛在感染仍會確診。


A.5/9母親節假期發生的災難

目前幾個指標性的地區群聚,包括板橋、中和、台中本土、高雄本土、及進香團等5群,全部都跟母親節假日脫不了關係。(關於之前葡萄、宜蘭、獅子會及萬華地區的變化,請參照前一篇:https://drumcoachten.blogspot.com/2021/05/covid-19_16.html)

先看板橋群聚,它是最早發生的,案例(2012、2122)在5/12出現症狀,因此他們是在5/4被傳染,而在母親節前後可能剛好發病。這個群聚在5/19為止造成了90個確診。我們假設還有90個潛在感染還未抓到(因板橋地區已過高峰,因此推估還有一半),那板橋地區總共造成了180個感染。這個發展有助於我們了解接下來幾群的發展。

再來我們看台中(2514)、高雄(2530)這兩例,他們都是5/19確診,也就是說他們都是5/11左右被感染,重點是這兩例都沒有北部旅遊史。也無北部接觸史。也就是說,接觸他們的人都是在5/3在地被感染,而從外地帶來疾病的人,是在4/25左右被感染。

以招生動力學推斷,如今台中、南部的潛在感染數量應該為:

4/25:1
5/3:5
5/11:25
5/19:125

台中與南部,最樂觀的估計,就是已經各有125個潛在感染者。板橋地區的發展也可以佐證這一點,只要三週的發展,疾病就可以傳播到100人以上。

5/8-5/11剛好是母親節假期,而同一週又有一些進香團活動,狡猾的疾病就這樣隨著無症狀的人到處傳播。


 -------聲明:以下為個人預測,既非學術報告亦非專業分析,非經同意請勿轉載或散布--------


B.預估各地區未來確診數
目前全國已經開始警戒,尚不知道大家配合度會如何,但中南部不會那麼容易停止。以下為最新的五個群聚的最終預測:

1.板橋:180確診
2.中和:130確診
3.台中:180確診
4.南部:300確診
5.進香團相關:90確診

全局預測(與5/13預測相同):

6/22後本土新增將趨緩,解封應該會落在7/15附近

最終,本波疫情確診數會在5000左右。(從4/20到7/15,本土確診4300例)


目前指揮中心已強調不會進入四級,這已經是跟政治比較相關的領域,確實如果所有感染源都能掌握的話,即使每天新增的數目超過100,都還是能做一些權宜之計。但以招生動力學分析,指揮中心的把握也不是全無道理。我覺得台灣人是真心想守住這一仗的,很幸運的是目前還真的是有方法可以守住,或許少看新聞也是一個解除焦慮的好方法。

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招生動力學:預估COVID-19萬華地區的傳染始末及最終影響

 聲明:此文章為個人依5/16止之政府公告預測分析,既非學術報告亦非專業分析,非經同意請勿轉載或散布。

目前的疫情似乎呈現廣泛傳染,可能從諾富特群聚事件中發現了更早從台北地區發展的傳染現象。由此可見,今年4月侵襲台灣的病毒,傳染能力是超乎預期的。

現在我嘗試以招生動力學的角度,來預估本次萬華地區的傳染的開頭,以及最後的感染數是多少。

招生動力學的原則:

1.今天的確診,其實是在8天前被感染。

2.沒有任何意識下,一個潛在感染源8天內總感染數為5。

3.受控的感染源再感染數為0,但先前已感染的潛在感染仍會確診。


A.開頭

有兩個證據可以證明台灣的第一波傳染早於諾富特群聚,一是有一個4/6發病的確診案例,二是賣葡萄的在4/23發病。4/6的還需要更多資料,但賣葡萄的就很明顯,她被感染的時間一定早於4/16。
由於目前台灣唯一境外進入的管道是機場,因此桃園與賣葡萄的關係,就是理解傳染的重要關鍵。
以賣葡萄的與桃園的關係來看,不太可能是直接跟桃園接觸而感染。目前來看,家人、同桌吃飯跟「人與人的連結」,幾乎造成穩固的傳染。因此,我推測賣葡萄的已經是第三層的傳染了。
如果賣葡萄的是在4/16被傳染,那往前回溯,萬華地區的0號病人,很可能是在4/8開始傳播病毒,在4/1,這個人在桃園被感染。

B.今天

如果0號病人真的是在4/1感染,那麼依招生動力學,到5/11為止的潛在感染數應該如下:

4/1:1潛在感染
4/9:5潛在感染
4/17:25潛在感染
4/25:125潛在感染
5/3:625潛在感染
5/11:3125潛在感染

依照預估,台灣目前的潛在感染數應該已經超過3000了。

我們可以用幾個疫調案例來感覺一下

1.基隆婦:5/2發病,因此她在萬華被感染的時間點,應該是4/25前後。
2.獅子會:5/7發病,他是5/1左右在萬華被感染。
3.宜蘭:5/8發病,感染她的人是5/1感染她的,這人應該是4/25左右在萬華被感染。
4.茶藝館:5/12日時,已有5家不同茶藝館的員工確診,因為兩個同性別者沒辦法「人與人的連結」,如果他們都須經過兩次「人與人的連結」才會互相傳染,那這波茶藝館的感染源頭應該來自4/25,茶藝館的0號阿姨遭到某個外來人感染。而這個外來人則是4/17被感染。

大家應該有發現,4/25左右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萬華區在這一兩天,有好幾個阿姨,1個客人被感染。而4/17號的時候賣葡萄的阿姨,跟那外來人被感染,葡萄阿姨跟茶藝館的關係應該不大。

因此只有一個可能,就是4/17的時候,萬華區已經有不只一個感染者。再往回追溯,不論方向是什麼,茶藝館都佔了很重要的傳播地位,並在4/8的第一波感染時受害。

回到5/16,今天公布的快篩比例,有10%是陽性,但是這些都是曾發過燒或有症狀,或是高度懷疑自己有接觸史的人,已經經過一輪篩選。所以實際上的潛在感染人應該沒有超過10000,但是應該有3000-5000之間。這應該就是雙北最後的確診數字了。



 -------聲明:以下為個人預測,既非學術報告亦非專業分析,非經同意請勿轉載或散布--------


C.未來

雙北已經開始警戒,情況不會再惡化,現在最令人擔心的在以下地區:

1.基隆:在5/14預估有10個潛在感染,因都還沒抓到,可能已演變為25個潛在感染。
2.廟會群聚:在5/14預估已有30個潛在感染,因都還沒抓到,可能已演變為90個潛在感染。
3.從雙北外流到各縣市的潛在感染,只要其中一個沒被抓到,兩週(5/30)前就會演變為30個潛在感染。三週就會演變為100個潛在感染。

一旦14天平均100個確診,且一半感染源不明,就必須要封城,等於這波發現1400例,且700例不明感染,就達到標準。如上所說,我估計的潛在感染,約有3000多例,因此北部可能難逃四級命運,可能的時間點在5/23-5/30之間。如果這星期南部沒有抓到超過200個確診,那南部應該會在5/25-5/30之間升為3級,在6/14-6/20之間升為4級。

(雖然目前無法釐清來源的病例不多,但相信隨著時間過去,疫調變困難,最終達到1400/700的條件應該是很有可能,只是兩週後疫情應該會開始趨緩,新增確診數持平甚至下降,到時候怎麼決定進入四級,考驗指揮官的智慧。)


預測:

1.北部,5/23-5/30間將進入第四級

2.南部5/23-5/30三級,6/14-6/20四級

3.6/22後本土新增將趨緩,解封應該會落在7/15附近
最終,本波疫情確診數會在5000左右。(從4/20到7/15,本土確診4300例)


有沒有機會可以讓情況不要那麼嚴重呢?

北部已經沒辦法更好的結果。南部如果積極抓出確診者,應該還有不進第四級的機會。

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招生動力學:預測本波COVID-19台灣本土疫情的影響及確診數

聲明:此文章為個人依5/14止之政府公告預測分析,既非學術報告亦非專業分析,非經同意請勿轉載或散布。

台灣的疫情正在發展,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想知道很多事情:
1.會不會封城?
2.會有多少人確診?
3.疫情何時會趨緩?

既然疫情資訊無法透明化,我只能利用手邊的資訊跟分析法來對疫情作預估,以使自己心安。利用過往招生的經驗,得到一套招生的分析方法,並嘗試以此方法為基礎預估感染者數量。

招生動力學的原則:

1.今天的確診數來自8天前被感染。

2.沒有任何意識下,一個潛在感染源8天內總感染數為5,最後共能造成8感染數

3.受控的感染源再感染數為0,但先前已感染的潛在感染仍會確診。

4.8天內本土確診100將進入第三級、8天內確診1000將進入第四級。


我們從4/20第一個華航機師確診開始來看,他被感染的時間點應該是8天前的4/12,因此他在確診之前兩三天都能傳染,諾富特飯店的員工及機師10人應該都是在這陣子被感染。

4/12:不知名的0號病人感染華航機師
4/20:華航機師確診,被感染的潛在者10人

4/26飯店發生群聚,有10人以上被感染,其實他們是4/20被感染的潛在者。他們在被確診之前,已有能力感染他人,但因為大家已有警覺,因此沒有再擴散。最後應該造成20潛在感染。而往外順著兩條路線,往蘆洲與萬華延伸開來。不幸的是,萬華這條線當時並沒有被發現,循著這條不知名的線,在4/20到4/26間,萬華應該有5人被感染。(註:必須早於4/26,否則基隆案例不會在5/2就發病)

4/28:13確診,桃園潛在感染20人,萬華被感染的潛在者5人

5/2-5/4間的關鍵傳播點,桃園確診20人,但這條線的疫情擴散已到盡頭。萬華此時應該已經有30名感染者,從這裡延伸去基隆、獅子會及宜蘭。
獅子會的案例特別,他應該感染的至少30人。
宜蘭的案例造成5人感染。
而基隆的案例應該已感染南部宮廟相關人潮5人

5/6:新增20確診都在桃園,潛在感染已75人(桃園已無潛在感染者,萬華的潛在感染30人,獅子會30人,宜蘭5人,基隆5人,南部5人。)

5/14(今天):八天來已新增74確診,在5/10-5/12間的關鍵傳播點,由於幾乎沒有任何意識,傳播擴大,萬華應該已有120-150個潛在感染者,獅子會中,連潛在傳播者造成的,應該已到100人,扣除已確診的,萬華還有100-130個感染者還未確診,獅子會相關的還有75個。宜蘭的應該已經控制住,基隆應該有10個潛在的,比較擔心的是南部的潛在傳染可能已到30例。

5/14:新增74確診,潛在感染已220-250個(萬華潛在100-120個,獅子會75個,宜蘭10個,基隆10個,南部30個。)


-------------本分隔線以下為預測結果,非實際情形,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5/15-5/22之間,萬華、獅子會及南部應該會確診150個以上,但是最多可能只有實際感染的一半。由於沒有更好的辦法來發現潛在感染者,感染數可能會再擴大3倍,萬華來到300-400個,獅子會200個,南部90個,基隆將有30個,宜蘭將有30個。北台南台將在5/20左右進入第三級警戒。

5/22預估:八天新增150確診,潛在感染者已達到750個

5/22-5/30之間,第三級警戒已開始,但因潛在感染者太多,預期台北市感染會擴散,已無法獨善其身。台北市潛在感染,會影響新北,與獅子會的案例混在一起,共會有1200個潛在感染,
基隆跟宜蘭的疫情會得到一些控制,維持在各30確診及30個潛在感染。
南部將會擴大,確診70-90名,潛在270名。

5/30預估:新增確診550左右,北部450,南部70-90。潛在有1500個。

6/1-6/8:案例繼續擴大,北部每日新增確診會超過100,幾乎確定會進入第四級封城。不確定南部是否會跟進,但就算6/5封城,潛在感染者會慢慢發病,但可以確定的是潛在感染將會減少,

6/8預估:北部新增確診1000,封城時間點會在6/5前後,南部會新增確診200。潛在案例北部2000,南部400。

封城後預估:

最終疫情會在6/22左右開始趨緩,解封時間會在7/15。

預測:

1.5/15-5/22 新增本土150人,5/20將進入第三級

2.6/1-6/8 新增本土1000人,6/5將進入第四級封城

3.6/22後本土新增將趨緩,解封應該會落在7/15附近
最終,本波疫情確診數會在4200左右。(從4/20到7/15,本土確診4300例)


有沒有機會可以讓情況不要那麼嚴重呢?

有,我認為如果5/22就封城,最後確診數會在900-1000之間,可能是目前最好的結果了。

2021年4月20日 星期二

打鼓可以當飯吃?淺談我的百萬年薪之路


這篇文章雖然是寫有關爵士鼓教學的事情,但是我想這個題目應該可以擴大成「自己的興趣可以當飯吃嗎?」因為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挑戰與機會,爵士鼓教學是一個機會較廣競爭者看似多其實卻很少的市場比起其他的一些產業來容易經營的多。

我在2010年-2017年之間,做全職的爵士鼓教學,當時最多每個月花上50個小時教課,每個月平均最多大約能賺5萬,但最少的時候甚至經歷過1萬多一個月的收入...直到2017年之後,因為小孩出生,不得不找一個白天的正職工作以穩定家中開銷,只能利用假日上課,卻也促使我漸漸改變了原本的態度,重新思考怎麼將樂器教學昇華成一種藝術...現在,我的假日課程再加上正職工作,早已超過我當年的薪水許多,也踏入百萬年薪了今天就來分享一下,給想要把興趣當飯吃的人,應該要注意的小事。

1.確定能力及目標,丟掉沒辦法兼顧的事情

人一天就只有24小時,根本不可能兼顧所有事情,我的作法是最多只留兩件事情去做。同時要上班、上課已經是極限了,那我有關錄音、編曲的case就應該放棄,沒甚麼好可惜或不可割捨的,那就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重點是你要什麼?你的能力在哪裡?如果你製作一件皮包要三天,就不可能跟製作半天就完成的人,採用同一種策略經營。有時候也要主動出擊,去試試自己沒做過的經營方式,但請記得那只是試試看而已,仍然只能聚焦在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上,去徹底思考在這兩件事上如何越做越好。

2.接受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並擬定可達成的目標

有時候現實就是那麼殘酷,越拼命找客人,客人越不會出現。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不是主動找到客人,更多時候是客人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剛好出現在他們身邊。因此,應該思考的是怎麼保持自己的最佳狀態,確保客人能得到你最好的服務。我覺得可以先從三點做起:

觀察市場:包括每個月會有幾個新客人,他們從哪裡知道你的,市場上成功的人,客人有多少,客人怎麼找到他們,要不要花廣告費、建網站,來的年齡層落在哪裡,會不會介紹其他人來...

提出想法:針對你想要的客人,設計他們有可能會喜愛的東西,用他們習慣的方式宣傳

試驗想法:這是最重要的,要詳細去調查或感受,你的新改變造成了甚麼效益?

大家應該會注意到,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觀察的,這是最重要的,埋頭苦幹只會累垮自己而已。

3.顧客從哪裡來?

這點非常重要,因為當你入行的時候,這個市場一定有一些前輩,他們已經找到最容易下手的族群,用你無法比擬的知名度及廣告費用搶佔了客人的視線。你不一定足夠優秀,能與這些前輩競爭,因此一定要找到屬於你的新客人。

可以去思考關聯性的部分,比如說打鼓的肢體動作很大,那我是不是可以標榜打爵士鼓是一種簡單的運動,然後將它推廣給一些需要運動(但不是太劇烈運動)的人,比如說年紀比較大的人?或者,過去的音樂課程,學習都遙遙無期,那我是否可以推出一個目標導向的課程,來吸引時間不是那麼多的人?

然後又是不斷地提出想法及試驗想法的過程,最後就容易慢慢聚焦到全新又穩定的客戶群上。

4.將各種指標量化與簡化

這裡所說的量化,是可以無限延伸的,決不是一般的收支報表那樣簡單。以我的教學來說,量化包含了:新客戶、學半年以及穩定的客人數量及比例;每月新客人影響未來總體收入的程度,平均每個宣傳方式招來客人的費用等,並且最終要能簡化成一句話可以形容的公式,比如說:「每月平均只要招收8個新客人,就可以確保2年後的月收入到達8萬」這麼簡單的話語。把這個標語化成每天起床睡覺都要念三遍的句子,而不是「我一定會成功!」這種無關痛癢的話。

將願望化成具體的數字,會幫助你達成目標。

5.提高單價的評估指標

一個服務的收費絕不可能長久不變,通貨膨脹至少每年3%起跳了,再加上景氣的震盪起伏,在疫情嚴重以前,很多人有閒錢時的第一選擇就是出國玩,間接扼殺了其他國內產業的市場,有時甚至要降價求售,悽慘之至......

有人就會講說「景氣這麼不好,我還要提高單價嗎?」我覺得還是要思考,而且更要大膽地去實行。花時間了解你的客人,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定價。一個單身上班族,可能會有比較多的金錢來學樂器,但是也許他沒有時間學習。那他需要的並不是便宜課程,而是比較有效率或比較有趣,甚至是可以幫助他交到女朋友的課程。如果課程真的能讓他得到這些加值好處,我想就算單價比市價高,也完全沒有問題。

當你確定可以提供比競爭者更加值的服務,請你大膽的肯定自己,去提高自己的價值。這是唯一能擺脫窮忙瞎忙的出口

6.不慌不忙,穩步邁進

把興趣當飯吃,不只是一年兩年的努力而已,長久來看,這是十年、二十年、或是一輩子的事。既然路途這麼長,中間遇到挫折又有何妨,你做的就是你喜歡的事情,對吧?這還不能構成天天開心的理由嗎?

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急就章,一切就是慢慢來,多觀察,多實驗,多做些小改變,多犒賞自己。量化自己的行動,找到自己的客人,提高自己的價值。很快的,你就會發現自己正在夢幻的大道上穩步邁進了!

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我學的好打鼓嗎?四象星座學習爵士鼓的秘密

 




學爵士鼓對身體來說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習,不但要學會在心裡數拍子,聽到自己打出來的聲音,還要模仿老師或其他鼓手的動作,同時也要運用各種大小肌肉來打。很多同學表示,打鼓真的是很「燒腦」、「要專注」、「腳好酸」的活動。

今天就嘗試以神經語言學NLP的角度,來探討怎麼學習最有效率,同時還附加我以經驗法則得出的:各種星座怎麼有效率的學習爵士鼓?


1.NLP(神經語言學)所揭示的表象系統

在1970年代發展出來的NLP,根基於觀察、好奇、親和力及目標導向,運用NLP能快速與人建立深度不一的關係,並試著了解或影響人的行為。(有興趣了解的可以找我的導師Hogan,https://nlp4u168.pixnet.net/blog/post/232704572)

NLP中使用視覺(V)聽覺(A)感覺(K)來表示人的感官系統,不管是接收訊息,或是透露心中真正的想法,都藉由觀察感官系統而獲得訊息。每一個人在面對不同事件時,會啟用不同的感官系統,但感官系統的運用有其個人偏好。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發現,其偏好的感官可以佔據50%的行為中。

有一個有趣的方式可以看看自己最偏好視覺、聽覺或感覺系統:找一個同伴問您上週末做了什麼?然後請同伴統計一下,在回憶的過程中,您說了幾次「看到」,幾次「聽到」及幾次「感覺到」呢?這代表了感官與回憶之間的連結,說「看到」的東西,代表了視覺(V)的感官運作並記錄了這份回憶;說「聽到」代表聽覺的記憶,說「感覺到」代表了其他感官(味覺、嗅覺、皮膚感覺),或有時表達了內心情緒。

能理解對方正在使用的感官,並嘗試與他相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是建立親合感的訣竅。畢竟沒有人希望跟不理解自己感受的人長期相處。

2.學習與表象系統的關係

前面有提到,表象系統的運作有其偏好,而這跟NLP的另一個前提有關:人類會傾向於做對自己善的行為。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常常因為動態視力好而得利,那他就會更傾向以視覺去處理一切生活大小事,因為對他來說,視覺是更好掌握一切的方式。

而學習的本質,包含了三個階段:知識、模仿與練習、理解並能教其他人,這中間記憶就很重要,如果您能在知識吸收階段記得更多細節,就能幫助模仿時期的成長,以及練習更多的細節。

假設您學爵士鼓的時候,能用到您較擅長的系統,則學習效率將會增加。

3.那爵士鼓要怎麼學才快呢?

任何技藝都包含了:視覺、聽覺、感覺,及非感覺的資訊(我稱之為邏輯思考),而且在那個領域的專家們,對以上四種系統都要非常熟悉,並隨時開放四種系統的接收與發送。以爵士鼓來說,這四種系統的觀察重點在於:

視覺情報(V):動作的細節、身體重心的細節、肌肉的細節等。

聽覺情報(A):聲音、音量、音色、句型與音樂間相關性的細節等。

感覺情報(K):手感、重心的細節,拍感、節奏感的細節。

邏輯思考情報(L):數拍、計算拍、記譜、寫譜、看譜的細節。

既然四種都要精通,那麼只要您有心,理論上不管從哪個角度切入應該是都可以的。不過世事並不總是如此。

4.時間評估

現代社會越來越複雜。我們能專注在一個事情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學習效果中很少被提及到的就是學生本身的評估,所有評估裡最重要的就是:

我能在我想要的時間/花費內,得到我想要的效果嗎?如果得不到,我就會放棄學習。

相信所有老師都了解,會持續學習(繳學費)比學生有沒有天分重要多了!

所以我想,身為一個爵士鼓教練,對自己及學生都負責任的態度應該是:

從學生擅長的角度切入,建立信心及彈性的完成目標。

5.四象星座與表象系統的關係淺談

前面有提到NLP的表象系統,是有視覺(V)、聽覺(A)、感覺(K)三種,隨後也有提及,如果較常使用某種感官(可能超過50%),就可以大致歸類為視覺型、聽覺型、感覺型,及邏輯思考型(不太依賴感官記憶,大部分是想法或是看法),而NLP也有將不同種型的人,其外表或肢體語言做了一個分類:

視覺型的人:講話快(因為要用說話形容視覺情報會講很多),重心在胸部以上,身體前傾。

聽覺型的人:講話抑揚頓挫(可能因吸收的聽覺情報多)重心在丹田,身體置中。

感覺型的人:講話慢且不具體(感覺很難用言語描述)重心下沉,身體往後

邏輯思考型:語調平板(重點放在講話內容),對注意力以外較為漠視。

再簡單一些歸類,則可發現,視覺型的人講話快,跟我們傳統印象中的火象星座(牡羊、獅子、射手)相近;說話富有韻律感,跟傳統印象中的土象星座(金牛、處女、摩羯)相近;說話慢又內心戲重,跟傳統印象的水象星座(巨蟹、天蠍、雙魚)相近;語調平平,比較像是風象星座中的天平及水瓶,而雙子座比較像是各種感官都有發揮,但加在一起反而看不出來是偏重哪一種感官的情形。

小結論:

火象星座,以視覺型的人偏多。

土象星座,以聽覺型的人偏多。

水象星座,以感覺型的人偏多。

風象星座,不依賴感官(天枰、水瓶)或平均使用所有感官(雙子)

雖然這樣子猜不一定完全準確(因為人類擅長偽裝,我個人也不是百分之百相信星座,這可以再開一篇文章來寫了)但是某些事實卻又擺在眼前,不能完全忽視這個結論。比如說:

全球知名鼓手中,土象星座(尤其是摩羯座)佔了一半。

周杰倫是摩羯座,蔡依林是處女座,Jojo Mayer是摩羯座,Michael Jackson是處女座。

我認識的處女座都很容易一講起話就講超過半個小時。

我認識很多舞者都是火象星座。

有一些學生,當盯著他看的時候他練不好,一定要給他一點時間自己練習,才會突然領悟。這些學生全部都是水象星座。

需要念著1,2,3,4,才打得好的人,幾乎都是風象星座。

6.四象星座學爵士鼓的秘密

好的,最後終於來到結論,若您想要開始學爵士鼓,您就以自己的星座為參考,去用視覺、聽覺或觸覺開始一個階段的學習。比如說:

火象星座的朋友可以從看鼓手表演的Youtube,或看現場表演等方式來開始培養興趣。

土象星座比較吃香,只要上課時注意聽到自己打出來的聲音,就可以建議記憶了。

水象星座的就是多花點時間自己跟鼓相處,把手感練起來之後,就不會忘了。

風象星座可以依賴各種樂譜或書籍來開始自學之路。

總之,這些路數不只可以用在學打鼓,也可以用在其他學習上。另外您知道嗎?我每一堂課都有四種教材,就是為了能因應不同的學生,從最容易上手的部分切入。所以我想,學爵士鼓最好的開始,就是立刻撥打電話,報名我的課程嘍!當然,也可以先連絡我,跟我聊聊該怎麼安排學習的方式。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爵士鼓之路上走遠一些!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爵士鼓的四式打法及對應的樂風探討

 


爵士鼓齡兩年到更多年(比如說像是去年的我,已經打鼓二十年了),都會遇到最難解決的問題,不外乎以下兩種:

1.學了很多很多招式,但是應用在音樂裡,就是不好聽

2.明明在演出或錄音前,花了很多時間編鼓及練鼓,但是在現場就是沒辦法打出來編的東西,通常留下的只有自己最熟悉的那種樂風或節奏

對於這兩個問題,曾經也有很多人討論過,有人說是你入門時的學習過程決定了大部分的習慣,也有人說是看樂風,不同樂風的編曲就會有所不同,最多的就是歸咎於沒練熟所以現場打不好......其實就算認真聽從這些意見,應該也還是會漸漸進步,只是幅度可能慢到令人想放棄......

後來經由自己思考整理,加上高人指點,才終於統整出一個快速實用的音樂編曲搭配方式。

這個理論的基礎在於:不同的鼓手,肢體動作是不同的

今天想要學Chad Smith那種搖滾的打鼓法,可是偏偏自己的動作是輕柔細致的。

或者是想要打Aaron Spears那種爆炸性的Gospel solo,但是自己的手部動作卻是偏向電音的那種機械式動作。

這樣是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目標的,就算練習再久也不行,因此:

適應樂風的打鼓,應該從動作去思考。

這是我後來得到的結論。

因此將打鼓動作歸類為四種類型,以及適應的樂風,如下所討論: